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02集-中國哲學史分論(95)清朝末年(一)

列印 列印

鴉片戰爭後,中國產生巨大變化,是中國歷史三千年來的大變局,東西方的軍事衝突,擴及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個層面,也擴大了中國人的世界觀。清道光以後,中國思想界產生相當的挑戰及回應,其中最重要的即現代化運動,然而,整體而言,整體化並未獲得具體成功,理由包括:政治上缺乏效率和組織推動現代化;經濟力不足以推展工業現代化;若干文化的質素跟現代社會的扞格,阻礙了現代化的走向。
清道光門戶洞開以後,清代思想不僅受到西方衝擊,也受到傳統衝擊,前者產生西化或西學;後者帶來中國文化的反思。公羊學復興代表了傳統思想當中,批判性儒學的再現,使得批判性的行動,和內在道德結合,為批判的政治環境,提供了堅實合法性的基礎。換句話說,春秋公羊學和清朝末年的時代變革,有互動及關聯。

第101集-中國哲學史分論(94)戴震

列印 列印

戴震主張,沒有超乎陰陽五行之上的理,但是形上與形下仍有分別。他認為程朱的理氣二元思想有弊端在,他承認理是重要的,他的理包含道德規律和自然規律雙層意義,理有兩個功用,一方面是調理,一方面是區分。
戴震認為,事物所有的特點和本質都在性,每個事物的性都有不同,但大致以類為之區別。心必須以血氣為根本,精神意識以形體為根本,這跟程朱的理學有根本的紛歧。
戴震說,欲情知是人性表現的三面向,都是自然之物,與其他自然現象等同,要避免欲之私和情之偏,需反躬自省以節制,如此的節制叫天理。因此,理和欲並非相對立,勿以理殺人。

第96集-中國哲學史分論(89)王艮、李卓吾

列印 列印

王艮講學以格物為宗旨,對於「格物」二字,他有非常獨特的解釋,認為格物就是認識身與國家天下的關係,身是本,天下國家是末,這樣的思想與王陽明的良知學說一樣,對於主觀的身和客觀的天下國家認識上,比較重視心的思想。王艮認為,良知是人人具有的天性,不假安排,所謂良知即傳統的道德觀念,把良知說成是人人都有的天性,就發揮了良知的真實性,把傳統道德說成普遍的人性,從而證明人人皆該遵守傳統道德。
王艮向社會階層較低的人中間去傳播王陽明的學說,去影響這些人。
王艮非常重視孝道,又主張容忍,認為能容得天下人而後能教得天下人,惡則容之,則惡自化。他的政治主張,一方面要加強傳統道德教育,一方面要滿足人民衣食需求。
李卓吾中年以後,思想受到王學和佛學影響,晚年講學,生活所需仰賴有錢人及宦官供養,思想上充滿矛盾特質。政治上,他嚮往黃老無為而治的思想,對於當時上層利用儒學統治私欲,表達不滿,他主張的無為不是消極的、無所作為的,而是要統治者避免過多地干擾百姓,過多地用嚴刑峻法和禮教束縛百姓,該讓百姓各得其所。

第100集-中國哲學史分論(93)清初四子

列印 列印

顏習齋的理學最先屬於陸王心學,後來走向程朱學派,最後再回頭批判理學。他為了「倡明聖學」和「宣傳實學」,寫了一些著作,其中主要的是四存編。他認為人性是天道之良能,所以人性無不善。而且,理氣一致、氣質非惡。對於知行問題的討論,他是從解釋大學上「格物致知」一語而起。他認為「知無體,以物為體」,致知不在讀書、講問、思辨,而是在格物。格物的意思是:犯手實做六德六行六藝的事。
李塨是顏習齋的學生,後人稱顏李學派。
戴震在十八世紀是中國了不起的學問家,精通多種學問。他肯定道的實體與陰陽五行有關,總括來講叫氣化,而氣化流行永不休止。

第95集-中國哲學史分論(88)王廷相

列印 列印

王廷相在士大夫中,正直思想非常強,自然科學和音律學頗有研究。他的思想,在世界觀、本體的角度和認識論的角度,自有特殊見解;在方法論上,有發展變化的觀念。
他以氣做為根源,反對以空無解釋氣,他認為氣是實有物,是客觀存在,是理產生的客觀基礎。他更進一步認為,有氣而後有天地,有天地而後有氣化,有氣化而後有人、有萬物。
在人性論方面,王廷相反對宋儒把人性分為氣質之性和本然之性,而從知覺活動上說明人性的形成。他反對孟子的性善說,他認為人性有善有惡,人性之所以有善有惡,是因為氣有清濁之分,但眾人氣濁之惡可通過教育來改變。
他提倡聖賢經世之學的重要性,反對虛靜空談。

第99集-中國哲學史分論(92)黃宗羲、王夫之

列印 列印

黃宗羲是繼承陸王系統往前發展最重要的思想家,在本體論方面,一面強調,天地之間只有氣更無理,另一方面又總結了心和氣的命題,繼續開展了王陽明、劉蕺山系統以下的心學意涵,深化了心的本體意義。
在著作「明夷待訪錄」中,黃宗羲提出中國政治全面反省,把孔孟以來的民本思想,提升到無與倫比的高度。
王夫之直接承繼張載之學,總結程朱陸王,而締造出龐大的哲學體系,他非常反對宋明理學末流所帶來空疏浮泛的弊端,希望能面對人真實存在的現實性。王夫之更為可貴的是,他不只注意到具體性和現實性,而且也注意到歷史的縱深與高度。
王夫之強調道氣合一,並非只是空洞地結合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氣,而是就現實層面,說兩者合而不離。他的道氣合一隱藏著一套非常特殊的方法論。

第94集-中國哲學史分論(87)王陽明

列印 列印

王陽明是明朝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是道德與事功合一的學者。「傳習錄」三卷最足以代表他的主要哲學思想。
王陽明的哲學思想主要承繼陸象山的心學系統,更進一步發揮陸象山「宇宙便是無心,無心即是宇宙」的思想,他認為,心的本體是無所不該,客觀事物的存在是人主觀作用的結果,都是依著人的心所造就出來的。在他看來,心未知覺到的東西,是不存在的。他把唯心思想推到了頂端,而連繫這個思想最重要的就是「致良知」學說。他主張人該去除私欲以恢復本心,這就得用上致良知的功夫,格物即格心、正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
從致良知的觀點,王陽明又提出知行合一的思想,所以他反對朱熹的「外心以求理」。王陽明的「行」不是指實踐,而是指致良知的功夫,所以還是「知」。一念發動處就是「行」,因此知與行都是致良知。

第98集-中國哲學史分論(91)清代哲學

列印 列印

大抵而言,儒學發展分為三個面向:生活化的儒學、批判性的儒學、帝制式的儒學。
如果把中國人文性的發展當做道德意識的表現,做為歷史思想的理解,可以說,先秦時代是道德識的萌芽期;秦漢是限定期;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是考驗期;北宋到明末是確認期;明末清以來到現在是轉進或重建期。
轉進或重建期歷時三百多年,一直到現在還在進行著,可劃分為兩個階段:(一)清朝初期,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人的哲學思想與所具備的啟蒙意義;(二)道光年間門戶洞開以後所帶來的西學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再反省。

第93集-中國哲學史分論(86)晚明理學的弊端

列印 列印

明朝中葉理學的發展,是以王陽明的學術思想為中心,逐漸開展出來,但是王門諸子,人多且紛雜,對於良知所見亦有所不同,因著學術思想的發展,各個派系就有不同見解,形成各種不同流派。
王門諸子講致良知之學,到了中葉以後,可觀又盛極一時。王學思想到了晚期漸漸產生流弊,王陽明的學生各執一偏,都沒有真正把握王陽明思想的宗旨,許多學者大肆批駁王陽明的學術思想。
晚明政治頹敗,對理學發展多有影響,王陽明思想是心學,到了明朝末年,流寇紛擾,天下騷亂,能夠把握王學思想的,還會高談心性,卻流於空疏浮泛,不切實用,無益於國際民生。東林學一方面受到王學影響,一方面也批評王學,而主張實踐之說。

第97集-中國哲學史分論(90)李卓吾、劉蕺山

列印 列印

李卓吾認為人都是有私心的,這反映出當時商業、手工業和小農經濟發展的取向,也在批駁當時的理學家。他對歷史人物的評價也迥異於當時的理學家,他也指出真理的道像水一樣,遍地皆是,所以他反對宋以來的理學家,視道為少數聖賢當中互相傳授繼承的道統。
劉蕺山所關懷的核心並非那個超越而內在活潑潑的良知的心,而是實存道德生命的性。他不否認人有義理之性,而是要納義理之性於氣理之性,也就是合形上形下、合心體性體為一體的角度來論斷。他的學術思想不只是做學問而已,更灌注到生命氣質中去談修養。

第92集-中國哲學史分論(85)致良知學的興起與意義

列印 列印

王陽明致良知之教,其內涵大致上可追溯至孟子的思想,之後依著宋儒諸家所言的天理、心性之說。
他的思想一方面承繼了象山的「心即是理」,主張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良知即心的本體;一方面又以人之心體良知為一無善無惡之至善之體。
萬曆年間到明末,是明朝理學的末期,雖然明朝中葉時代王學盛行,但已有人提出反對看法,到明末,形成東林學派,學者匯聚東林書院,矯正王學末流的弊端,反對王學末流的空疏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