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3集-居家服務支援中心:敏察失能者的需求

列印 列印

居家照顧著重於失能長輩本身的日常生活,包括洗澡、簡單的復健、理髮、家務、環境整理,另外還有文書處理,包括代為申請福利、繳交費用等等。有時需要推輪椅,帶失能長輩到公園散心、拜訪朋友,維持原有的人際和社交往來。換句話說,食衣住行育樂都在服務的範圍內。

剛開展服務時,中心先評估台中市有多少老人、這些老人有那些問題、居住在什麼樣的地方,然後,修女陪著中心人員一家一家地去拜訪,透過訪察了解他們的需要,王督導說,這是曉明基金會的服務使命,要敏察並發掘他人的需求,學習聖母的精神。

王淑芬(右圖左),台灣台中教區天主教曉明社會福利基金會「居家服務支援中心」督導。

第25集-露德協會:給予他支持

列印 列印

照顧愛滋病患,絕對不僅止於治療。「露德協會」還備有急難救助及收容所,但最主要的則是給予病患支持。因此「露德」設立聯誼中心,只讓病友和家屬進去,在中心內組成支持團體,針對各種需要,提供輔導。

雖然工作人員大多不是教友,謝修女一直希望大家懷抱仁愛與正義的精神:病患都是內心受傷的人,需要細膩仁愛的心去接納他們;感染者受到最大的傷害是被社會排斥和拒絕,需要正義的精神去幫助他們。謝修女說,工作人員可能不了解福音和耶穌的精神,但他們可以了解,服務愛滋是人道主義的使命,要為社會上最邊緣的人付出,這是她努力建立的團隊共識。

★延伸聆聽:「重回現場」第23集;「另一個選擇」第28集。

謝菊英修女,仁愛會修女,台灣「露德協會」秘書長。

第20集-馬利亞長期照護中心:溫暖的大家庭

列印 列印

中心盡量讓老人維持尊嚴,他們收留氣切的、帶鼻胃管的或導尿管的老人,設計了很多的活動和復健,讓老人覺得自己雖然老了,卻還有很多活力。即使身體受病痛所限,心情仍然愉快。

瑪竇福音二十五章四十節:「凡你們為我最小弟兄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為我做的。」郭修女說,這一句話觸動了她和靈醫會的修女們,也成為「瑪利亞長期照護中心」上上下下秉持的宗旨,大家努力朝向宗旨邁進。

郭宇心修女(右圖左),靈醫會修女。

第24集-國際明愛會:在全球做愛的工作

列印 列印

「全世界各地,不分宗教、種族,要去關愛最貧窮地區的難民、無家可歸的、社會邊緣的、飢餓的人」,這是明愛會的志向,在全球各地明愛會都有分支機構,當事件發生時,由當地明愛會主導,其他地區的明愛會配合,需要人手就派志工前往,需要物資立刻運送支援。

李修女說,他們不用言語、不用文宣傳播福音,而是用實際的行動表達天主的愛,「台灣明愛會」的同事中,有的不是教友,但看到神父、修女、教友的熱忱,會主動說:「我可不可以聽道理?」同事中有三位做了神父,兩位做了修女,雖然是愛德事工,卻在無形中播下了福傳的種子。

李玲玲修女,天主教「台灣明愛會」執行長。

第19集-瑞復益智中心:天主所愛的

列印 列印

中心不僅僅照顧學員,防範意外,讓他們能過愉快的日子,這樣不夠,還要給他們學習的機會。譬如有些學員不會吃飯,就教他們吃飯;有的學員想上廁所但不會叫不會說,就教他們其他的表達方法。

不論神父或教友經營「瑞復益智中心」這樣的機構,都需要非常大的信心,吳道遠神父說,中心的工作非常多,老師從早忙到晚,但大家都有信心,學員雖然障礙多、困難多,大家所做的,對他們絕對有好處,他們會進步,每個最小的進步,老師都會注意到,都很高興。中心所需經費龐大,下個月有沒有錢進來都不知道,但大家一邊努力,一邊維持很大的信心。

吳道遠神父,台灣台南「瑞復益智中心」負責人。

第23集-羅東聖母醫院:從不拒絕病人

列印 列印

不論病患有沒有能力繳費,「羅東聖母醫院」從不拒絕病人,其他醫院不敢要的,或只要送到醫院門口的,聖母醫院一概都會收留。醫院提供身心靈全人照顧,針對病患,當下救急,事後又幫忙滿足後續需要,例如有位病患車禍半殘,治療之後,一輩子在聖母醫院工作。病患的家屬若有困難,院方也會引見適合的機構。總之,本著「聖母慈愛,誠心服務」的精神,能協助的都會盡量協助。

徐主任在醫院已服務三十三年,她說,這個工作「做得非常喜樂」,她把每個服務對象都當做是天主的人,天主的肖像,把天主的愛傳給他們。

徐快君,台灣宜蘭「羅東聖母醫院」公關室主任。

第18集-小羊之家:找到自己的價值

列印 列印

透過遊戲,輔導人員先和小朋友建立關係,小朋友藉著角色扮演做戲劇治療,他們選擇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通常真實呈現家庭中正在上演的玫瑰戰爭,整個過程中可以觀察他們看到了什麼、學到了什麼,這是模倣的結果。


戴主任說,「善牧」的使命在於設法找回走失的羊,永不放棄。在輔導的過程中,常看到小朋友扮演施暴者的角色,站在宗教的立場,「小羊之家」希望這些小朋友有一天可以告訴自己,他是個有價值的人,值得被愛,不需要用權力或暴力的方式去對待別人,以贏得尊敬或愛。

戴世玫,台灣善牧基金會「小羊之家」主任。

第22集-丸山療養院:除了愛別無他法

列印 列印

「丸山療養院」是台灣第一個私立肺結核療養醫院,目前處於轉型階段,服務最需要養護的老年人。院方「視病如親」,把老人家看做家中的寶貝來照顧,唯有如此才能除去他們心中的障礙。畢竟這些老人家在自己的家已經住了七、八十年,從一個熟悉的環境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除了愛,沒有別的方法可以讓他們住下來。

天主的愛非常包容,社工游小姐說,療養院不特別強調天主教,院長有時還會陪著信奉佛教的老人家唸阿彌陀佛,表現出超越的大愛,讓每位長輩都住得快樂自在。

游巧琳,台灣宜蘭「丸山療養院」社工。

第17集-善牧基金會:激發復原力

列印 列印

在家庭功能不彰的家庭裡,有的孩子可以好好讀書,過正常生活,有的就沒有辦法,這跟內心潛在的生命力有關。「善牧基金會」把復原力直接帶到社會服務的工作裡,協助受助人得到滋養和啟發,支持他們往正向走。在復原力中,幽默感很重要,幽自己一默或原諒別人,其中的轉化有助於掙脫困境。

蘇主任常想,能為這個社會做什麼,直到她遇到了「善牧」,發現原來「善牧」每天的工作都在彰顯天主的愛,這是吸引她投身非營利機構最重要的原因。

蘇家慧,台灣「善牧基金會」宣導企畫部主任。

第21集-聖嘉民啟智中心:零到九十九歲

列印 列印

中心在收個案時,採取「零拒絕」的態度,發揮靈醫會「愛人如己」的精神,早年台灣啟智教育並不發達,神父二十年來花了很多心血,外界都看到他的努力,而宜蘭的啟智教育正是由此開始。

王組長從小領洗,結婚時接受婚姻聖事,一路上都是跟著神父走。因為天主的引領,她到中心工作,「多了一百三十個兄弟姊妹」。長保喜樂的心,樂於接受挑戰和重擔,同事都說她看起來格外年輕。

王麗慧,台灣宜蘭縣「聖嘉民啟智中心」組長。

第16集-米可之家:培養獨立自主的精神

列印 列印

一個大男孩流下悔改的眼淚,勝過用各種處罰讓他知道自己犯了錯。「米可之家」強調的是獨立的精神,包括自我生活照顧及經濟自主,這裡的孩子都要出外去打工,自立更生,賺錢養活未來的自己。


同仁的身教很重要,每天早上帶領孩子祈禱,晚上感謝天主賜予的一天。吳主任發現有些孩子很好奇,想知道:「什麼是天主?為什麼天主的愛讓工作人員願意不計代價完全地奉獻、全心地陪伴我們?」

吳凌雲,瑪利亞方濟各傳教女修會 「米可之家」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