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集-高豪(五):過自給自足的生活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75 列印 盡量用自己的勞力,在所生活的環境,賺取日常所需的事物。台灣的嚴規熙篤隱修院在廣大的修院裡種植果樹,如檸檬、柳橙、柚子、香蕉樹,會士感受到這些是天主給的豐富的恩寵,讓他們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熙篤會在世界不同的會院,也有不同的工作和產品,例如香港的母院設有牛奶和餅乾工廠;歐洲的會院生產起士和釀酒;美國的修女製作糖果,產品都衛生而質優。 高豪,台灣人,嚴規熙篤隱修會士。
第47集-高豪(四):與天主結合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46 列印 隱修院的會士每天清晨三點半起床,誦讀日課,天還沒有亮,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時間,誦讀之後他們有很長的時間默想或閱讀聖書,四週無人,沒有任何聲音干擾,在那樣的環境中和天主祈禱,是很好的經驗。 高豪,台灣人,嚴規熙篤隱修會士。
第42集-許坤結(六):愛是可能的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35 列印 上高中了,進入教會,修士受傷的心靈開始慢慢復原,他發現,世界上還是有愛的,爸媽沒有愛他,天主卻給了他一些老師和長輩來照顧他。修士感到:「原來,彼此相愛是可能的。」 許坤結,台灣人,方濟會會士。
第46集-高豪(三):生命中的抉擇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70 列印 入會是個生命中的選擇,無法預先知道結果如何,在修院生活一兩年,就可分辨出自己是否適合這樣的道路,因此高神父認為,保守和初學階段對修道人很重要,這是個基礎,藉著這段時間,可以慢慢認識自己想望的修道生活。 高豪(右圖左),台灣人,嚴規熙篤隱修會士。
第41集-許坤結(五):一輩子的朝聖之旅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61 列印 初學是一輩子的功課,修士說,不論處於那一個階段,:「我們都是重新學習,聖神臨在,我們學習到不同的事物,一輩子都在努力變成追隨耶穌基督的人。」愈來愈相似祂,按照祂的價值生活。 許坤結,台灣人,方濟會會士。
第45集-高豪(二):祈禱是最好的靈修方式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511 列印 在熙篤會的修院裡,每天有七次日課、神聖閱讀和良好的祈禱環境。然而一般教友,如果每天花一小段時間閱讀天主聖言,向耶穌祈禱,也可以提升靈修生活。神父認為,我們每個人不論工作性質或生活型態如何,只要願意與天主有更好的關係,就該多利用聖經和祈禱。 高豪,台灣人,嚴規熙篤隱修會士。
第40集-許坤結(四):最小的、最下的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81 列印 修士最佩服聖方濟的精神,不要往上爬,要往下走,「下」是一種服務的精神,無論碰到什麼樣的人,都比他小一點,如此,就能為他服務。耶穌說:「我來,不是為受服侍,而是為服侍人。」在每一個遇到的弟兄姊妹中,用小的精神,微末的精神,為人服務。 許坤結,台灣人,方濟會會士。
第44集-高豪(一):從不懷疑自己的聖召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37 列印 他感覺到,天主對他有更深的邀請與呼喚,一九九零年,便加入隱修院,他說:「我的整個修會生活,都是在耶穌和聖母保護、扶持和助佑之下,我深深感謝他們對我心靈的照顧。」 高豪,台灣人,嚴規熙篤隱修會士。
第39集-許坤結(三):永遠做個小弟兄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30 列印 不論當神父與否,都是弟兄,大家都以會士的身份度奉獻生活。神父與修士在修會中接受平等教育,只是兩者的職份不同,修士說,修會幫助他發掘自己的才能,也就是天主給的塔冷通,他願意當個弟兄,而且是一個小弟兄。 許坤結,台灣人,方濟會會士。
第43集-許坤結(七):誠實面對感情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56 列印 感情放不下,是他的罩門,是一輩子的功課。在發願前,他喜歡上一個女孩子,考慮到是否要離開修會。他覺得辛苦、難以抉擇。有一天他的神師發現了,他不得不表態。 許坤結,台灣人,方濟會會士。
第38集-許坤結(二):天主把我推上岸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他是我兄弟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67 列印 他發現,原來放手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放手,信任同伴,相信他們會搭救;放手,當同伴無法搭救,仍然相信命運會安排,到最後,他知道,原來是天主在做主,天主把他從大水中解救出來。 許坤結,台灣人,方濟會會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