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集-昆妮源自聖母天后(完結篇)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350 列印 Queenie這個名字是女王的意思,所以,拉丁文的名字Regina的暱稱用的就是Queenie。這個名字大概是中古時代,大家稱呼聖母馬利亞為Queen of Heaven(天后)而來的。而在維多利亞女王時代,大家也暱稱名字叫Victoria的女孩為Queenie。
第59集-聖馬丁割戰袍助乞丐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279 列印 Martin是從拉丁文Martinus變過來的。Martinus是拉丁文的Mars。Mars是羅馬神話裡面的雷神和戰神的意思。四世紀有個聖馬丁,他是個軍人。有一年冬天,他把自己的戰袍,割下一半,給一個乞丐過冬。後來,他當上了法國Tours地方的主教。歷史上一共有五個主教叫Martin。基督教新教的領袖Martin Luther也叫Martin。Martin從來就不算很流行,一直到最近才成了大家喜歡用的名字。
第54集-愛德華備受青睞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268 列印 Edward在古英文是「富有的保護人」的意思,諾曼人征服英倫三島之後仍受歡迎,名叫愛德華的人相當多,而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登基後的一百年內,隨便找都可以找到叫愛德華的國王,這個名字直到今天還是很受青睞。二十世紀前十年,愛德華七世當政,小孩子只要穿上當時流行的衣服,大家就管他叫Teddy boy。
第58集-男女都可擁有望德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267 列印 Hope會成為名字就是因為這是基督宗教的一項美德。用美德當名字的多半是所謂的清教徒了。由於希望不分男女,所以,男希望、女希望都可以。
第53集-你是厄爾還是伯爵?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256 列印 Earl是英格蘭名字,原是貴族、酋長、族長的意思,幾百年來,漸漸有人把它拿來當名字用,在美國用得比較多,在英國則因為這個名字容易與伯爵這個字混淆,用的人較少。現在Earl也是茶的名字,如伯爵茶。
第57集-屠龍英雄聖喬治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402 列印 George原來是希臘文,是翻土的人或者農夫的意思。在英格蘭最有名的當然要屬 St. George了。聖喬治原來大概是羅馬的一個士兵,西元三零三年在巴勒斯坦成仁。在基督宗教早期,很多聖徒都是以屠龍、殺龍聞名的。因為,當時把龍殺掉是驅除邪惡的象徵。後來,聖喬治也成了屠龍英雄。
第52集-惹人厭的丹尼斯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264 列印 Denis是希臘酒神和狂歡之神的名字,也是法國護守聖人的名字,跟英語中惹人厭menace這個字合用,有押韻的趣味,因此成為一部漫畫的標題,也就是Denis the Menace,中文譯成「淘氣阿丹」,由於漫畫走紅,Denis與惹人厭連想到一塊,這大概是Denis的宿命吧。
第56集-斐冷翠開花了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265 列印 Florence是個地名,翻譯為斐冷翠或者佛羅倫斯。大家都知道,Florence原來是拉丁文。在古羅馬,Florence或者叫 Florentius是男女都可以用的,原來是開花的意思。在中古時代,取這個名字的多半是男人。後來,沒有男人再用開花當名字了。這個名字也就成了女性的專利了。
第51集-黎明女孩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296 列印 Dawn原來只是黎明的意思,後來有些電影女演員取名為Dawn,一般女孩子群起效尤,後來叫Dawn的女孩子就多了。
第55集-伊麗莎白女王助長拼法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244 列印 Elizabeth原來是個希伯來文的名字,是主發誓了的意思,是英國拼法,在歐洲別的國家都拼成Elisabeth。這個名字最早由東正教拿去當名字,後來從東歐一路傳到了法國。在法國,一般拼成Isabel。到十五世紀末,Elizabeth這種拼法才佔了上風。後來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當權,當然就助長了這種拼法的優勢了。這個名字一直到今天都還常有人用,不過,由於有四個音節,相當長,所以,有很多的縮寫。
第50集-大家都愛慈善美德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洋名大講究 發佈: 24 四月 2019 點擊數: 1298 列印 Charity既是名詞也是名字,原意是拉丁文「基督的愛」,現在大家常譯為慈善。在清教徒時代,不少基督徒喜歡用基督宗教中的美德,為孩子取名,Charity成了大家經常用到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