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仁大學宗教系吳彰裕教授-談鬼月的由來,農曆七月俗稱鬼月,我們的祖先,人死即成鬼神,人門對於見不到得東西就會懼怕,其實天堂與地獄就在自我的心中。話說民俗月在台灣,鬼月非中國人的傳統,在南北朝時由西域引進,印度目蓮救母的故事,他隨釋迦牟尼修行,發願超度母親。其實佛教屬無神論,當時是印度的婆羅門派才有多神崇拜。流傳至中國後,道教發展超度,拉攏當朝君主,形成宗教亂象,逐漸演變成鬼月之說。吳教授推崇孔老夫子,不講前生或來生講今生;道家講其順其自然,與天地同朽之豁達。他認為現代人面對生死的迷思,應盡己為人,生活的健康又有尊嚴,人要活得有希望,不要隨意戕害自己的生命,年輕時多讀些人生哲學的書,老年時戒之在貪。盼望沒煩惱的來,也不帶煩惱的走。
為慶祝和準備迎接2012年6月10日至17日於愛爾蘭都柏林舉行之第50屆國際聖體大會,台北總教區第三鐸區邀請多位頗負盛名的神父舉辦聖體系列講座,首場於2 月11日在臺北聖鮑思高堂舉行,由聖經學家林思川神父主講,講題:「聖體在聖經中」
講演完畢後舉行一小時“明供聖體”,此刻我們意識到自己是受造的“人”,置身在創造萬物的“天主”面前,我們不用作什麼?我們只是“朝拜”───靜默、專注、目不轉睛的注視祂。
*****************************
聖體講座系列於2月份起每月第2週的週六舉行,講題、講者、時、地如下:
02月~07月 早上09:00~12:00
※題目:聖體在聖經中
日期:02月11日(鮑思高堂) 演講者:林思川神父
※題目:聖體對道德和社會的關連與運涵
日期:03月10日(鮑思高堂) 演講者:簡安德神父
※題目:聖體禮儀
日期:04月14日(鮑思高堂) 演講者:潘家駿神父
※題目:聖體的敬禮
日期:05月12日(成德天主堂) 演講者:朱修華神父
※題目:共融在聖體內
日期:06月09日(成德天主堂) 演講者:程若石神父
※題目:聖體的文化之路-藝術、音樂、聖器、教堂建築物
日期:07月14日(成德天主堂) 演講者:蘇立德神父
此時正值教會“四旬期”,「台北總教區友誼教友中心」特別邀請輔大神學院蔣祖華老師,於三月份每星期三晚上〈03/07~28〉,總計四次,講解「苦難的意義」。
每人都有內心深處的創傷,這創傷起於內心的不滿足、孤單、痛苦及悲傷。
人生為何有苦難?苦難的來源是什麼?
*****************************
「苦難的意義」課程大綱
第一週(03/07):痛苦這個啞謎:人生為何有苦難?苦難的來源是什麼?
第二週(03/14):上主拯救我們脫離一切艱辛。
第三週(03/21):基督面對苦難:耶穌的拯救與我的苦難,有什麼關係?
第四週(03/28):一切都在你的手中:天主的無限仁慈。
蔣祖華老師:
輔大神學院靈修神學講師、靈修輔導、義大利羅馬額我略大學靈修學博士候選人。
為慶祝和準備迎接2012年6月10日至17日於愛爾蘭都柏林舉行之第50屆國際聖體大會,台北總教區第三鐸區邀請多位頗負盛名的神父舉辦聖體系列講座,首場於2 月11日在臺北聖鮑思高堂舉行,由聖經學家林思川神父主講,講題:「聖體在聖經中」
林思川神父開場指出,「聖體聖事」有三個幅度:
1.「領受」:具體的食物,我們拿來吃
2.「朝拜」:耶穌居住在我們中間,我們恭敬朝拜祂
3.「見證」:在生活中為耶穌做見證
*****************************
聖體講座系列於2月份起每月第2週的週六舉行,講題、講者、時、地如下:
02月~07月 早上09:00~12:00
※題目:聖體在聖經中
日期:02月11日(鮑思高堂) 演講者:林思川神父
※題目:聖體對道德和社會的關連與運涵
日期:03月10日(鮑思高堂) 演講者:簡安德神父
※題目:聖體禮儀
日期:04月14日(鮑思高堂) 演講者:潘家駿神父
※題目:聖體的敬禮
日期:05月12日(成德天主堂) 演講者:朱修華神父
※題目:共融在聖體內
日期:06月09日(成德天主堂) 演講者:程若石神父
※題目:聖體的文化之路-藝術、音樂、聖器、教堂建築物
日期:07月14日(成德天主堂) 演講者:蘇立德神父
台灣修會會長聯合會傳教士講座,從2月18日~3月17日, 每周六 09:00~12:00邀請貴賓主講傳教相關主題,首場由羅馬教廷驻香港代表尤安泰蒙席(Msgr.Ante Jozic上圖中者)以「教會與中國」為題發表演講,尤安泰蒙席為克羅地亞人,2010年接替劉裕政(Martin Nugent)出任教廷駐香港辦事處的負責人。
尤安泰蒙席全程以英文發言,主教團陳科秘書長翻譯。
********************************************
AMRS 2012 Course For New Missionaries to Taiwan
修會會長聯合會傳教士講座,中英文並用,歡迎參加
時間:2月18日~3月17日 每周六 09:00~12:00
主題:
2月18日:教會與中國 主講:Msgr.Ante Jozic尤安泰蒙席
2月25日:教會與台灣 主講:Msgr. Paul Russell陸思道蒙席
3月3日:教會近代在台灣的歷史發展 主講:柯博識神父
3月10日:台灣主教團 生活與服務 主講:陳科神父
3月17日:奉獻生活在台灣 主講:詹德隆神父
地點:台北市中央大樓5樓(台北市中山北路一段2號)
詳洽:02-2361-9344 Stella Lo
希臘神話中「工作之神」薛西弗思說:鎮日推石頭,上山頂下山頂十分辛苦,若認清這點未來才能面對挑戰。從十三歲開始就夢想成立茶園,熱愛土地,又喜好與大自然為伍。
謙卑的學習製茶,從學徒開始做起;夢想需要付出代價-汗水 淚水 勇氣與耐力,您可以想見,泡一壺好茶,坐擁山林中,自己蓋起的三層房屋,侃侃道來>每個窗框皆是畫框,秉棄學歷 紮實的學習 工作是種樂趣。聽一聽那顆年輕熱切的心。
周顯榜年輕的生命哲學,令人激賞。他認清現實,實現夢像需要付出代價,不論汗水、淚水、勇氣、毅力與耐心皆概括承受,卻甘之如飴。他熱愛土地喜歡務農,與大自然溝通與對話。如何落實自然農耕,尊重生命,絕不施灑任何農藥,發現雜草是寶,自家茶樹比別人漂亮。十幾年來夢在前頭,一直放心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