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常年期第十五主日 2025-07-13

列印 列印

 「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並愛人如己」

延伸了天主對我們的愛到別人身上,是猶太民族和基督徒的金科玉律。

因為一切受造物都藉著祂並為了祂而受造,在受造物中看到祂的臨在,

『你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親那樣慈悲。』。

愛人的基礎來自天主和耶穌對於罪人的愛,

聖經中這位「善心的撒瑪黎雅人」喻為耶穌自己的圖像。

這個法學士,問耶穌:「誰是我的近人?」

換句話說,誰值得我關照?他很想為愛德行為劃定一個界限。

在慈悲禧年詔書:慈悲,是把天與人連結起來的橋樑,

它打開我們的心,朝向一個永遠都會被愛的希望,縱使我們有罪在身。

 

*** 讀經一 ***     

申30:10-14

梅瑟曉諭人民說:     

愛你的近人,回報愛天主的愛的方式

常年期第十四週 2025-07-12 星期六

列印 列印

耶穌派遣宗徒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裏去,幾時人們在那城迫害你們,

由於祂堅持真道先受了迫害,其門徒自然也會有同樣的命運。

基督的精神,豈能以世界的認同作交換?只有堅持真道,並「穿上天主的全副武」

勇敢宣揚福音,其靈魂才會得以保存。

你們不要害怕,因為這些勢力傷害不了你們。

 

那只能殺害肉體,卻不能催毁靈魂的,不用害怕,我們是屬於主的,

只有祂能把人的肉體和靈魂都投進地獄。

迫害教會的事,都十分短暫,不足害怕,而勝利常屬於耶穌。

我們害怕失去既得的利益,不敢以基督徒的身份說話行事;

放棄基督徒的值觀,我們就實實在在地否認了耶穌。

 

*** 讀經一 ***     

創 49:29-33;50:15-26

 那時,雅各伯

常年期第十四週 2025-07-07 星期一

列印 列印

 『祂代替了我們的軟弱,擔當了我們的疾病』

不潔要止於基督,軟弱要在基督內剛強。

在梅瑟和民長時代立定的法律,這位患病的婦人是不潔的。

如果碰到任何人,或任何人的衣服,就會使那人也不潔,

是猶太社會的邊緣人。婦人竟是觸摸了耶穌的衣角而得痊癒。

會堂長請耶穌為剛死的女兒覆手,在禮儀上碰觸屍體是最不潔淨的事。

耶穌拿起女孩的手,雅依洛的女兒重獲了生命。

起死回生,超越人經驗的不可能;會堂長和患病婦人的信德極大,

都是因為信賴耶穌,而獲得所求,相信耶穌可以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耶穌渴望與我們建立深厚的關係,每個人對祂來說都具珍貴價值。

因為祂為我們來到這世界,讓我們獲得生命,獲得更豐富的生命。

 

 *** 讀經一 ***  

創 28:10-22

那時候,

常年期第十四週 2025-07-11 星期五

列印 列印

聖本篤,出生於羅馬的貴族家庭,本篤會的會祖。

他所撰寫的《會規》,時至今日仍有許多修會

取以為法、奉為準的、恪遵力行的藍本。

可謂是西方教會修道院制度的創立者。

他的《教規》成為西方基督宗教,最影響力的宗教規則之一。

至今他的見解仍持續影響著不少人,願意跟隨他的靈修遺產。

 

在《聖本篤會規》中,為亂世開闢了一條隠修的革新之道,更以「和平」

為生活的座右銘。二戰結束,歐洲處於如同聖本篤時代的極端暴力混亂。

1964年,教宗保祿六世宣布:聖本篤為歐洲的主保。

聖人有如此大的威力,緣於他同天主密切契合。

今天,在忙碌的使徒工作中,我們恪遵力行聖本篤的聖德,

不仰仗自己的力量,時時祈禱,靠主得勝。

 

*** 讀經一 ***     

創 46:1-7,28-30

那時,以色列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2025-07-06

列印 列印

在今天的福音中,耶穌選派了十二位宗徒和七十二位門徒,要他們到各地去傳佈天國的福音。

在這個義意上,就是繼承若翰的使命作為耶穌的「前驅」,銜接為天國的再度來臨作證。

耶穌打發十二宗徒給以民傳教,以十二宗徒為十二支派的代表。今以七十二門徒作為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先聲。

「莊稼的主人』耶穌,也就是我們的主。有滿坑滿谷的莊稼(恩典),邀請我們領受生命的傳承。

我們每位基督徒,都被派遣宣講天國的喜訊,不論口述或身教,

基督徒理所當然的,必須是一個宣講天國的人,帶給人們祝福、平安、身心靈的健康,把無價的「天國臨近了」喜訊傳遞給人。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祂看見許多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

於是對門徒們說:「莊稼多,工人却少,所以你們應當求莊稼的主人派遣工人,來收祂的莊稼。」

麥浪金黃一片,代表著千千萬萬未得救的靈魂,奉差遣的工人,捕人的漁夫,有特殊的使命,為主收割靈魂的莊稼。

 

*** 讀經一 ***     

依66:10-14c

凡愛慕耶路撒冷的,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2025-07-10 星期四

列印 列印

耶穌授給十二門徒制伏邪魔的權柄,可以驅逐邪魔,醫治各種病症,各種疾病。

派遣他們往以色列家「迷失了的羊」宣講福音。因為以民是天主選民,有聽受福音的優先權。

耶穌教訓傳福音不應依仗金錢財物,人慣性的依賴物質保障安全,

錯失了仰望天主的恩寵。而應依仗福音本身的德能,對天主全然的信賴。

對於那不聽你們的話,不接待你們,應把塵土「拂去」。

「拂土」是經師教訓猶太人由外邦進入聖地前所應行的一種象徵行為,

表示自己與敬拜邪神的人完全斷絕關係。是指那不接受福的的外邦人。

聖經中常借鑑亞巴郎時代,索多瑪和哈摩辣城拒絕接受天國福音的事蹟,

那不受福音的外邦人,將遭受比這兩座城更為嚴重的審判。

 

*** 讀經一 ***     

創 44:18-21,23-29;45:1-5

那時,猶大

常年期第十三週 2025-07-05 星期六

列印 列印

禁食是基督宗教傳統中一項靈性操練途徑,

表示為罪痛悔,具有補贖和代禱,為達到保持聖潔親近天主。

在聖經裡多處記載禁食的事例,在每年的贖罪日猶太人必須禁食、

猶大國受到入侵,約沙法王號令全國禁食、達尼爾先知面向吾主天主。

以祈禱、懇求、『禁食』、穿苦衣、頂灰塵,求問祂。

 

梵二大公會議後漸放寬只在聖灰星期三和受難日要求必須禁食。

此外也衍生另一種相關禁食稱為「小齋」。即在星期五禁戒食肉而以魚代替。

耶穌被聖神領往曠野,四十天四十夜禁食,

試探者就前來說:「祢若是天主子,就命這些石頭變成餅罷!」

禁食擊退魔鬼的力量。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載:

『人生活不只靠餅,而也靠天主口中所發的一切言語。』」

 

禁食實踐上之所以有意義,我們看見人在主面前自省認罪,

為了表示謙卑懺悔,刻苦己心、披麻抺灰,穿苦衣並且禁食,

表示為罪難過。 願我們的誠心蒙主悅納!

 

*** 讀經一 ***

創 27:1-5,15-29

依撒格年紀已老,

中華真福及殉道諸聖 2025-07-09 星期三

列印 列印

「殉道者的鮮血,是信仰的種子」

今天是中華真福和殉道諸聖瞻禮日,中華殉道諸聖前仆後繼,

以他們的生活與犧牲,見證了耶穌的「真福宣言」。

為猶太人來說,光榮是指萬國臣服在猶太民族腳下,

但是為耶穌來說,光榮卻是指祂在十字架上的犧牲。

耶穌對他們說:「人子要受光榮的時刻到了!」

殉道諸聖有著基督生命的微妙象徵,敲響了耶穌的榮耀之鐘。

「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意即祂將死而復活的時候到了,

祂要藉十字架之死而成功救贖的時候到了。

「一粒麥子如果不落在地裡死了,仍然只是一粒;

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

 

*** 讀經一 ***     

默 7:9-17

我、若望,

常年期第十三週 2025-07-04 星期五

列印 列印

「我來不是召叫義人,而是來召叫罪人。」

這裏指的義人,是只以守法律自以為成義,而不接受耶穌宣講的人。

看見坐在稅關上的瑪竇,耶穌邀請瑪竇「跟隨我吧!」他立即到主面前。

耶穌召叫被公認為罪人的瑪竇,祂來不是要按照人世間的是非公義的標準「賞善罰惡」,

而是把天父的慈愛帶給每一個人,特別是處於罪惡和黑暗中的人。

 

耶穌引述了歐瑟亞先知的一段話,對惱火的法利塞人說:

「我喜歡仁愛勝過祭獻」,仁愛與信實比滿全法律與祭獻更為重要。

 不服從天主的命令,服從勝於祭獻的道理,是各先知所不斷宣講的道理。

人啊!已告訴你,什麼是善,上主要求於你的是什麼:

無非就是履行正義,愛好慈善,虛心與你的天主來往。

 

*** 讀經一 ***     

創 23:1-4,19;24:1-8,62-67

撒辣一生的壽數

常年期第十四週 2025-07-08 星期二

列印 列印

有一個人前來與雅各伯博鬥,雅各伯心想那人是不是

為厄撒烏報仇而來的,他只圖與厄撒烏和好。

殊不知這人是代表天主的天使,卻不知更當與天主和好。

聖經中強調當時「只剩雅各一人」:反映出他獨自沈思和祈禱,

如何防備他巧奪厄撒烏從依撒格的祝福的報復。

那人說:「你的名字以後不再叫雅各伯,應叫『以色列』」,遂在那裏祝福了他。

『以色列』一名,含有與天主博鬥的意思。

雅各伯與天使的博鬥,不但預兆他個人,

而且也預兆他的後代子孫以色列人會有艱苦命運和要獲得的勝利。

博鬥中,雅各伯舜間領悟,不能靠自己的勇力,需要天主的祝福,

於是對那人說:「你如果不祝福我,我不讓你走。」

「我們應當倚靠主」,在祂裡面尋求力量和引導,不偏離祂的道路。

 

*** 讀經一 ***

創 32: 23-33

當夜,雅各伯起來,

聖多默宗徒 常年期第十三週 2025-07-03 星期四

列印 列印

主耶穌復活了!主真的復活了!「不要懷疑,要信!」

你也要看見了才相信嗎?耶穌說:「那没看見而相信的,才是有福的!」

這位不信的門徒,觸摸了主的傷痕,發出了最美麗的信德宣言:「我主!我的天主!」

成為耶穌復活事實的見證人。因而治癒了我們不信的創傷。

 

教宗方濟各在聖多默宗徒慶日的彌撒講道:要與生活的天主相遇,

首先,就應與耶穌基督的傷痕及苦難相遇,也就是要在忍飢挨餓、貧窮、

患病和被囚禁的弟兄身上,溫柔地親吻耶穌傷痕。

 

晚餐廳中,多默問耶穌:「主!我們不知道祢往那裡去,怎麼會知道那條路呢?」

耶穌回答:「我是道路、真理、生命。」

多默為我們引出了一個重要的訊息,到父那裏去的唯一『道路』,

是祂給人啟示了天上的『真理』,是祂賜人『生命』。

 

*** 讀經一 ***

弗 2:19-22

弟兄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