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吏遠遠的站著,捶著自己的胸膛:「天主,可憐我這個罪人吧!」

謙遜的對天主的信托。這樣,「我們求,天主必會賞賜給我們。」

*** 讀經一 ***   

艾四補丙 10-12、17-19

艾斯德爾王后,

自覺有死的威脅,於是投奔到上主前;脫去華服,穿上悲傷哀悼的衣裳,頭上撒上灰塵和糞土,以代替貴重的香膏,嚴厲刻苦肉身,頭髮散垂,毫無裝飾,向上主以色列的天主祈禱說:「我的上主!只有你是我們的君王,求你援助我這孤苦無靠的人!

除你以外,我沒有別的救援,因為危險已迫於眉睫。我自幼在我父家,就聽說是你,上主,從各民族中揀選了以色列;又從各民族的祖先中揀選了我們的祖先,作你永遠的產業:凡你所預許的,無不一一給他們實踐。

「上主!求你記念我們,在這災難之時,求你顯現!神明的君王,全能的主宰,求增我勇氣!賜我在猛獅前,口能說動聽的話;求你轉變他的心意,去憎恨我們的仇人,使那人和與他同謀的人,同歸於盡。惟願你親手拯救我們!上主!求你援助我這孤苦無告的人,除你以外,我沒有別的依靠。」

 

詠 137 上主,我一呼求祢,祢就俯聽。

 

*** 福  音 *** 

瑪 7:7-12

那時,耶穌對群眾說:「你們祈求,就賜給你們;你們尋找,就必找到;你們敲門,就給你們開門。因為凡祈求的,必得到;尋找的,必找到;敲門的,門必會打開。你們中間有哪個人,兒子向他要餅,卻給他石頭呢?或是他要魚,卻給他蛇呢?

你們即使是邪惡的人,也知道把好東西給自己的孩子,何況你們的天父,豈不是更要把好東西給那些求祂的人嗎?所以,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對待別人。這就是法律和先知的總綱。」

 

福音反省:

耶穌說的「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對待別人」,還有中國哲人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都從不同角度來提醒我們要有同理心,在待人接物時遵循推己及人的原則。相信大家都同意這個原則。

但在實際生活中,卻有很多人,也包括我們基督徒,做出與之相反的行為。究其原委,不外是人們被自私自利的惡性所左右,以至於無法按照內心的良知去行動。耶穌告訴我們,天父會把「好東西」賜給我們。在所有的「好東西」中,還有什麼比擺脫罪性的束縛,做一個自由的光明之子更好的呢?問題是我們想不想、願不願向祂要這樣的「餅和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