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77集-要辛勞,也要享受

列印 列印

人必須辛勞,也應享受自己辛勞的成果,生命固然勞碌,但人並非為勞碌而存在,人存在也是為了享受生命,享受美好世界的恩賜,與其他人一起合理地共享世界的財富和資源,悠閒地欣賞大地的美景和奇蹟。

第178集-善用空閒時間

列印 列印

人除了打麻將和遊蕩以外,還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時,轉換工作,也是一種休息和娛樂,譬如,勞心的人去做點勞力的事,出身大汗;習慣勞力的人,拿起書本來讀一讀。在父母和師長的提示下,利用長假去做些適量的工作,賺些外快,是一舉數得的休息方法。

第183集-自衛的本能

列印 列印

自衛的本能並非根治痛苦和焦慮的方法,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某種程度上企圖利用這個方法去解除自己的痛苦和焦慮。佛洛伊德把自衛的本能分成八種:否認、壓抑、反作用、投射、文飾、倒退、替代、昇華。

第179集-我是誰?

列印 列印

我是灰土嗎?我是無嗎?我是一堆元素的合成體嗎?有一個別人看得見的「我」,給別人留下印象,這是「我」的外表。一個人從少年到老年,身體的細胞不知道更換過多少次,兒童時代的身體很難在老年的身體找到痕跡,但「我」依舊存在。有一個「我」,只有自己才認識,還有一個「我」,連自己都不認識。我們常被那個連自己都不認識的「我」支配、控制,保祿的話很值得我們警愓:「我不明白我做的是什麼,我所願意的,我偏不做;我所憎恨的,我反而去做。」

第184集-不斷成長

列印 列印

人的成長是一生不斷的過程,一輩子都要成長。成長有階段,後來可以改正先前的錯誤和缺點。丹麥心理學家艾利森把人的成長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各有危機,其中包含危險和機會雙重可能。

第193集-為天國的光榮而努力(完結篇)

列印 列印

傳教本身也是鞏固教友自己信仰的方法,這是很重要的。能夠跟耶穌一起去傳教、救人,正是中國人講的「贊天地之化育」,天地化育萬物,天主要救人靈魂,我們傳教,就是參與這偉大的工作。今天,地上、地下即使團結起來一起傳教,不論是人力、物力,根本不足以面對十三億同胞,我們付不起分裂的代價,我們必須為教會合一祈禱。天主教會最大的特點是愛,那裡有愛,那裡就有天主。翻開聖經,愛這個字十分重要,耶穌甚至把愛當成最後審判的標準,我們沒有理由排斥身邊的某些兄弟姊妹。但願所有教友為十三億同胞而工作,為天國的光榮而努力,教會是愛,我們必須說給人聽、做給人看,讓福音傳遍中華大地。

第185集-選擇和決定

列印 列印

一個人要成長,必須經過無數的選擇和決定,如何選擇和決定,有十個步驟:
(一)感覺。這是最基本的起點,自問:「我究竟有何感覺?」
(二)事實。先搜集各方有關資料,研究之後再決定,避免衝動。
(三)他人。參考別人的意見、兼顧別人的利益。
(四)經驗。忽視歷史的人必遭受重蹈覆轍的危險。
(五)其他的選擇和後果。有所選擇,必定有所放棄。
(六)信仰。
(七)祈禱。藉著祈禱,心內和腦海裡混亂、澎湃的思潮會慢慢平復下來,看清選擇的意義。
(八)決定。人是為了有所行動才決定,決定標幟新事務和新行動的開始,可以朝某個特定的方向邁進。
(九)承擔。無論明智或愚蠢的決定,都已一去不復返,勇於決定的人,也要勇於承擔一切後果。
(十)反省。

第181集-人是個奧秘

列印 列印

一個人就是一個堂區,即使是一個人,也值得派一位神父去幫忙、值得天主聖子降生成人,一個人的價值等於九十九個人的價值,人是獨一無二的、重要的。人是個奧秘,有無限向上的潛能,只要在天主內,發揮全部,他就能達到生命的高峰。人最大的特點是愛,他可以愛自己,為自己安排美滿的生活,也可以愛別人,為別人奉獻自己。

第186集-民族感與鄉土情

列印 列印

中國人很容易產生民族感,因為中國本來就有很多可愛之處。中國躋身世界大國之林,土地大約與整個歐洲相等,歷史有文字可考的已超過四千多年,四大發明是今天文明的重要基石。中國文化禁得起考驗,中華民族具有強大的凝聚力。中國人不該當有傲氣,但必須有骨氣、志氣、勇氣和豪氣。一個能接納自己歷史的民族,才是個站得起來的民族;只有站得起來的人,才可以向前邁進。民族感正是一個民族能夠站得起來、往前走的力量。

第182集-欣賞自己的一輩子

列印 列印

孔子很清楚知道自己生命成長的過程,是如何艱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十五歲、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七十歲,他知道,少年時、壯年時和老年時,各應該注意什麼,在生命裡的每一個時期,他都能經驗到新的領域、新的突破、新的驚喜。他像一位偉大的旅行者,經歷長途跋涉、披荊斬棘之後,都能夠發現新天地,直到他登上生命的頂峰時,他已經可以快樂地感覺到,自己從心所欲、充實地活了一輩子。

第187集-華人基督徒

列印 列印

教宗若望保祿說,真正虔誠的基督徒,也必定是良好的公民。在生活上服膺基督的信德,是個天主教徒;堅守中國特有的道德傳統,是個中國人。因此,我們不單單是華人,也不單單是基督徒,而是華人基督徒,而且是傑出的、名符其實的華人基督徒,我們將使普世教會大受其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