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今日,教會修道團體仍延續著初期教會,宗徒大事錄中所描述的

「凡各人所有的,没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

堪稱人類社會最早的「共產主義生活」。

互相愛護是源自耶穌最重要的教誨和必須遵守的命令。

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

社會變遷帶動社會制度與價值觀念的改變,這樣的理想社會很難重現。

但其中的精神和理念依然值得我們珍視和發揚,

免於淪為「物質主義」的奴役,沉迷於物質的欲望,

並以擁有的物質為人生價值,忽略渴望和期待天國的嚮往。

 

*** 讀經一 ***     

宗 4:32-37

眾信徒都是一心一意,

凡各人所有的,沒有人說是自己的,都歸公用。宗徒們以大德能,作證主耶穌的復活,在眾人前大受愛戴。在他們中,沒有一個貧乏的人,因為凡有田地和房屋的,賣了以後,都把賣得的價錢帶來,放在宗徒們腳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有位若瑟,宗徒稱之為巴爾納伯,解說「安慰之子」,是肋未人,生於塞浦路斯島,他有田地,賣了以後,也把銀錢帶來,放在宗徒腳前。

 

詠 93 上主為王,以尊威作衣冠。

 

*** 福  音 ***

若3:7-15

因此,當我對你說『你們必須由上而生』,你不必驚訝。風隨意吹向哪裡,你聽見它的聲音,卻不知道它從哪裡來,往哪裡去。凡是由聖神生的,也是這樣。」尼苛德摩再問:「這些事怎麼可能發生?」耶穌回答他說:「你是以色列人的老師,竟然不明白這事嗎?我實實在在告訴你:我們知道的,我們才說;我們看到的,我們才作證,但你們不接受我們的見證。我跟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如果我對你們談論天上的事,你們又怎麼會信呢?然而,除了那從天降下的人子,沒有任何人上過天。梅瑟在曠野中把蛇舉起來,人子也必同樣被舉起來,好使信祂的人都得永恆的生命。」

 

福音反省 :

宗徒大事錄記述初期教會的生活:眾人一心一意,彼此財務共享,沒有一個貧乏的人。基督徒把教會當成家,「在教會內沒有外人」,這也是早期教會非常流行的一句話。教會並不反對私有制,但願意她的成員都具備這種共享精神,這該是信仰內必結的果實。耶穌與尼苛德摩的談話顯示出:人不該以自我見識限制天主的工作。信德是接受天主,並接納其工作方式,將自己的心完全向聖神開放。然而基督徒常有的誘惑,是想跑在聖神前面,做命運的指揮官。福音邀請我們,放下把控和掌握聖神的心態,而聆聽並隨從祂的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