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17集-台灣八八水災(三)信仰在心中

列印 列印

災民們跟世賢講過一句話,:「當什麼東西都沒有了的時候,你會發現,只有信仰在我們的心中。」大家唱著詩歌、領聖體,心裡都得到很大的平安。很多人去救災,抱著英雄心態,世賢說,其實被照顧的人,心裡也不願意被看做是弱者,主教講過,災區中的教區,每個教友都應該幫助教區,而原住民教友確實有不少都能彼此幫助,令人感動。

陳世賢,服務於台灣台東市聖母醫院。

第116集-台灣八八水災(二)無言的辛酸

列印 列印

同事初見世賢,還有說有笑,隔天在醫院再見面,他「就整個人崩潰了」。四年前的水患,對當地人的創傷猶在,如今又遭逢巨變,很多人都表情呆滯,根本不知如何表達。原住民個性樂觀,打趣地說:「房子被沖到太平洋去了,就不必打掃了。」聽起來很辛酸。一個剛從山上被救下來的男子,躲在廁所旁邊的大樹下吃泡麵,他是個六十幾歲的原住民,吃完泡麵,點了根煙,抽了幾口,便開始啜泣。

陳世賢,服務於台灣台東市聖母醫院。

第110集-靠近三浦綾子(二)這是我的地方

列印 列印

書寧認為,教會是人所構成的團體,而不是教堂的建築物。她在台灣領完洗,回到日本,尋找本堂,最後選擇了蘆屋聖堂,因為那裡的教友深深吸引著她,他們的笑容和接納度很高,第一次去就把她當家人。書寧回憶當天彌撒結束後,有一個聚會,一位老奶奶帶著她,把她介紹給其他教友,有一位教友對她說: 「你看起來好像從以前就在這裡。」書寧深受感動:「我是外國人,是第一次來,他卻說我從以前就在,當下我就知道這是我的地方。」

許書寧,畢業於台灣輔仁大學大傳系廣告組、日本大阪總合設計專門學校繪本科。居住於大阪,擅長寫作、繪畫,著作有「阿ㄇㄧㄚ」圖文書,翻譯三浦綾子的「三浦綾子:『新約』告訴我的故事」、「三浦綾子:『舊約』告訴我的故事」。

第115集-台灣八八水災(一)重建考驗智慧

列印 列印

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許多村落和災民都尚待救援。全台各地的教會單位陸續發起救災工作,推出實際的救援計畫。

所謂「遷村」,不是把居民安置在一個地方,有房子住就夠了,杜神父說,山區的人幾乎都靠山生活,把他們帶到平地,得解決他們的經濟問題、生存問題、文化問題和族群問題,「文化產生自地區,因為靠山,他們有自己特殊的文化,這不僅是遷村的問題,還包含環境、時空的因素。」這些難題考驗大家的智慧。

許多教友想親自到災區幫忙,曾主教說:「這大可不必,第一我們擔心他們的安全,畢竟到災區的路途太陡峭…」他呼籲教友,抱著人飢己飢的心態,捐助、奉獻、募款,交給災區的堂區統籌運用。捐贈物資不如捐贈金錢來得實際。其次,多多祈禱,讓主導救災的人員有足夠的智慧,解決問題。

杜勇雄神父,台灣屏東霧台鄉耶穌聖心堂主任司鐸、屏東地區「原住民委員會」主席。 曾建次主教,台灣花蓮教區輔理主教。

第109集-靠近三浦綾子(一)由遠而近

列印 列印

日本作家三浦綾子希望大家能享受聖經這本好書,不要入寶山空手而回,於是在創作小說之餘,寫作了「三浦綾子:『新約』告訴我的故事」「三浦綾子:『舊約』告訴我的故事」,從一九七四年初版到現在,不斷再版,是日本讀者非常鍾愛的聖經導讀書。兩本書在台灣都由許書寧翻譯,並設計封面。

接觸到三浦綾子的書之後,書寧想,從前沒有認識她,簡直不可思議,那樣的世界,自己居然完全不知道。透過翻譯,她反而學到最多從前未曾接觸到的領域。剛開始翻譯時,發現書中的世界太深、太遠了,於是心生惶恐,大量地收集資料、讀聖經、請教許多神父、修女,可是在翻譯時,卻覺得三浦綾子離她很近,兩個人是一起走的。彷彿三浦就站在眼前,非常有說服力。

許書寧,畢業於台灣輔仁大學大傳系廣告組、日本大阪總合設計專門學校繪本科。居住於大阪,擅長寫作、繪畫,著作有「阿ㄇㄧㄚ」圖文書,翻譯三浦綾子的「三浦綾子:『新約』告訴我的故事」、「三浦綾子:『舊約』告訴我的故事」。

第113集-愛上泰雅族(三)教育很重要

列印 列印

這麼多年來,巴神父看到原住民經歷許多變化,「這個變化,老實講,沒有不行,但是若變壞了,也不行。需要內心真正的省察,才好。」大多數原住民跟著別人的潮流走,沒有好好地想一想,另外,多少也受到地方政策的影響,改變了生活型態,表面上很好,實際上有壞的一面。

★延伸聆聽:「大愛行腳」第10~第11集;「特別節目」第175~第179集。

巴義慈神父,義大利籍,方濟會士。

第108集-拉縴人合唱團(二)驚艷海外

列印 列印

不同的音樂總監都有不同的方向,但每個團體都有比較擅長或適合的路線,經過十幾年的鑽研,「拉縴人」慢慢發覺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音樂,團員個個唱得很高興,而帶著這些音樂出外比賽,也的確令國外的評審和聽眾驚艷,驚艷的一大原因是,他們無法想像一個黑頭髮、黃皮膚的東方團體能夠把源自於他們的歌曲,唱得如此像樣,甚至超越他們。

黃世雄,台灣「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執行秘書。

第112集-愛上泰雅族(二)摸索出語言邏輯

列印 列印

泰雅族的文化非常保守,以前更稱得上嚴格,巴神父說,在族裡,若發生意外,酋長馬上就要處罰,因為罪不僅屬於個人而已,會影響整個族群的道德型態。族人做任何事,都要取得長輩的同意,他們的信念是:「你們要聽長輩的話,聽長輩的話,老天就會愛你們」。


★延伸聆聽:「大愛行腳」第10~第11集。「特別節目」第175~第179集。

巴義慈神父,義大利籍,方濟會士。

第107集-拉縴人合唱團(一)與天主教結緣

列印 列印

台灣聖保祿孝女會附設上智文化事業的「聖母之歌」入圍第二十屆金曲獎傳統藝術音樂類「最佳宗教音樂專輯獎」,2008去年四月間,保祿孝女會向「拉縴人男聲合唱團」正式提案,本著熱愛音樂的宗旨,「拉縴人男聲合唱團」不計成本全力配合,六個月內完成選歌、練唱和錄製工作。

很多事情都是因緣際會。在保祿孝女會的余修女和「拉縴人」聯絡之前的兩三年,團員周文安當選團長,他是天主教友,從那一刻起,「拉縴人」和天主教便有了接觸,他們開始到教堂去獻唱,教友的回饋非常熱烈。去年一個平常的日子裡,世雄接到余修女的電話,當他得知修女的想法之後,有點擔心,因為修女提出的曲目「拉縴人」平常沒有唱過,不知道能否詮釋得好,「會不會因為我們不是教友,聖神不夠」,但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完成修女的夢想。

黃世雄,台灣「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執行秘書。

第111集-愛上泰雅族(一)為了福傳

列印 列印

2009年7月20日義大利籍巴義慈神父返回義大利,離開他待了四十多年的台灣復興鄉,他為泰雅族人重新整理了泰雅族母語,他在台灣的耕耘是我們意想不到的。

剛到復興鄉時,沒有人講國語,除了小孩子,一般的中老年人都是講日語或泰雅族母語。巴神父想:「講國語他們聽不懂,我乾脆學泰雅族母語好了。」於是下了個決心,學習泰雅族母語。

★延伸聆聽:「大愛行腳」第10~第11集。「特別節目」第175~第179集。

巴義慈神父,義大利籍,方濟會士。

第106集-勇敢聖母軍(二)落實愛德

列印 列印

台灣新莊區團的聖母軍團隊最為龐大,每年領洗的人數相當多,區團神師朴神父在堂區裡奉獻所有的時間,每天早中晚都有彌撒,教堂內可以朝拜聖體,神父帶著聖母軍團員四處探訪教友,鼓勵他們過更充實的信仰生活。張秀英形容,「朴神父的教堂是打開的」,加上教堂位於市中心,希望進教堂的人可隨時進去找神父、參與彌撒或朝拜聖體。

張秀英,聖母軍台灣分團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