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集-如何導正孩子的消費觀?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592 列印 李神父, 正當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有很多人失業,導致生活困頓,我自己的孩子,卻是個不成材的F世代,不但把每個月的薪水都花光光,而且刷卡毫不手軟,大部分花費竟然用在吃、穿、享樂、汽車、電腦等上頭,他有些朋友更嚴重,甚至有二三十萬元的欠債,真想不透他們在想什麼。神父,我該怎麼樣和我的孩子溝通呢?他已經成年,自己會賺錢,不必依賴我,可是他這種生活消費方式,我實在很擔心。我要如何引導他呢?
第40集-天主若愛我,為什麼讓我接連失去親友?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565 列印 李神父, 為什麼天父總是這麼不眷顧我,在這幾個星期之中,我失去了好多親朋好友,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服自己天主愛我,我不知道該怎麼平復心情?李神父,你可以幫助我嗎?
第35集-天主教徒可以節育嗎?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486 列印 李神父, 我是中國大陸的一名天主教友,已經結婚,政府強制推行計畫生育政策,違反的要受到嚴厲懲罰,我們是不是可以使用政府推行的節育方法呢?教會對中國大陸教友是否有寬免?請你告訴我。
第39集-天主教是不是太被動了?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606 列印 李神父, 我是年輕人,教會的年輕人好像越來越少,其實我才剛接觸天主教不久,我覺得天主教太被動了,可能有許多人是不好意思吧。可是不「主動」,當然無法吸引到更多年輕教友。我認為這很重要。有時我搭乘公車,會遇到一些人跟我傳教,傳揚耶穌,這樣的人鐵定都是基督教,天主教徒就放不下身段做這種事。我是主動接觸天主教的,我想像我這樣的人不多。天主教要是老是等人上門,要怎麼增加教友呢?
第34集-如何領洗成為天主教徒?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833 列印 李神父, 要想成為天主教徒,要如何才能領洗?需要經過那些程序?為什麼要經過這些程序呢?據我所知,基督教的領洗就簡單多了。我認識的一位朋友,本來想領洗,後來教堂開的道理班上,要每個學員上台發表讀經心得,他很害羞,就不敢去了,因此到現在還無法領洗。這樣不是很可惜嗎?
第38集-做那一些事才算犯罪?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592 列印 李神父, 到底做那一些事才算犯罪?聖經說,心裡有不好的念頭,就算犯罪。那麼,街上走的女孩,我看到她們,很欣賞她們,也算是犯罪嗎?我老媽若是逼我去娶一個我不喜歡的女孩,我不服從,是不是犯罪?我使用盜版的東西,算不算犯罪?我在單位工作時,可以做別的事嗎?譬如閑下來時,上網看看,是否也算犯罪?我發誓不要再犯罪,但是,這好像很難很難。請告訴我,該怎麼看待犯罪這件事?
第33集-天主怎麼拯救夭折的小孩?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487 列印 李神父, 天主教說人一生下來就有原罪,那麼有些小孩子沒活多少就夭折了,他還來不及相信天主,是不是這樣他就不能進天堂了?天主要怎麼拯救夭折的小孩子呢?
第37集-為什麼我從來沒有被感動過?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638 列印 李神父, 我已經領洗好多年了,常常聽到有些教友分享說,神進入了他,他覺得無比的喜悅,或者是非常的震撼。我自己反省我的信仰路程,卻從來沒有被感動過。我想請問,為什麼我從來沒有那樣被感動的經驗?我這樣有沒有問題?我有時候不禁懷疑,我信仰的天主教到底適不適合我?
第32集-死前悔改就可得救,公平嗎?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416 列印 李神父, 照聖經的說法,犯了罪的人,只要相信天主就能進天堂,比如和耶穌一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強盜,臨終相信天主就得救了。那人間的善惡標準,究竟有沒有用呢?一輩子胡作非為的人,只要死前悔改,就可得救,那麼對於一輩子做好事的人,不是太不公平了嗎?
第36集-為了平靜才信教,這種心態對不對?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504 列印 李神父,我有個困惑,一直放在心中。我的心裡一直以來沒有得到平靜,很想投身宗教,尋求安慰,不知道這樣子的想法是不是有所偏差?我的意思是說,為了得到平靜,才來信教,這種心態對不對?
第31集-舊約和新約之間是不是矛盾? 詳細內容 作者 管理員 分類: 李神父信箱 發佈: 25 四月 2019 點擊數: 451 列印 李神父, 舊約聖經有「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觀念,而耶穌來了之後,又叫人要懂得寬恕,要去愛仇人,這兩者之間是不是矛盾?是不是前後不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