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紀教難的原因及事蹟(一)

各位聽眾朋友,您好!我是陳亭!
上星期在朝聖的旅途上,看到了第三世紀聖教會擴展的惰形,同時也看到教會內的衝突、磨擦的種種問題,但當教難來臨,信仰受考驗的時候,又彼此互相了解、和衷共濟。教友們的成份雖然良莠不齊,帶有人性弱點的凡人組成的聖教會,在天主親自領導下,通過每一個歷史階段考驗,向前邁進。今天的「朝聖之途」,我們將要看到教難歷史上,史無前例的兇暴殘酷的第三世紀教難的原因,以及殉教烈士們的英勇事蹟,歡迎您的收聽。
在某些範圍內,第三世紀的教會和羅馬社會的相互接近,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然而他們之間,基本上是對立的。一般群眾對教會的仇視心理,骨子裡也沒改變,群眾反對基督徒及聖教會的態度仍舊存在,對基督徒的暴動隨時爆發著,在北非、埃及、羅馬都有暴動發生,甚至比暴動更危險的是,教外人對聖教會展開了思想戰。
有些外教人已經深深明白,這個基督宗教對羅馬帝國的威脅,他們已不像第二世紀那樣的責傋基督徒脫離群眾,誣告基督徒蔑視羅馬社會的法律、風俗和文化,他們充份認識古羅馬社會和教會之間,正進行著一個有決定性的戰鬥。
羅馬古老文化與基督徒的對立,究竟是怎樣的呢?它不是一種法律方面的對立,因為教友一直都遵守著,宗徒傳下來的愛國和守法的命令,他們都是奉公守法的善良公民,基督徒並不對羅馬社會的一切措施都加以反對,他們認為,羅馬安定的秩序、嚴密的行政組織,這些對於傳教是有利的。他們所反對的是,羅馬政府所推行的迷信、羅馬政府所崇拜的國教神袛、他們所反對的是,羅馬社會的不公平、羅馬官吏及上層社會的腐化生活。
當然,羅馬當局對於基督徒的這種思想和態度,絕對不肯容忍,因此,羅馬的仇教政策,含有濃厚的政治因素。當羅馬當局一旦認出了兩者之間的對立根本無法調和時,便集中火力,以全部力量來打擊這個令他們畏懼的敵人了。
第三世紀的羅馬帝國恍如一個病入膏亡老人,有時在半昏迷的狀態中,有時又神智清醒、強圖掙扎,所以第三世紀的迫害是斷斷續續的,局勢時而緊張、時而鬆弛。公元第三世紀的初期,教會大約享受了15年的和平,各地當局對聖教會採取不干涉政策,「安東尼」皇朝的最後一個皇帝,“高摩德”皇帝,對基督徒極端的寬大,甚至特赦了服苦役的基督徒,“高摩德”死後,政局混亂,想要爭奪皇位的野心份子,沒有時間和精力對聖教會發動嚴厲的鬥爭。教會便利用這段短短時間的安定,治療自己的創傷,充實自己的力量。“塞弗祿”皇帝即位以後的最初幾年,情勢也還算平靜,有時偶然有一些仇教事件,基督徒被人檢舉,羅馬當局仍然根據“圖拉真”皇帝的詔令,將基督徒判處死刑,皇帝本人並沒有參加這些迫害的行為,反而出面干涉,事情因而就不了了之了。不料到了公元200年,皇帝的態度,忽然的轉變了,教會開始遭到空前嚴峻的迫害。
“塞弗祿”皇帝本人是一個不擇手段的小人,為了打擊政敵,不惜採取詭計陰謀和暴力,他改變對待教會的政策,原因究竟為何?我們無法稽考。“塞弗祿”皇帝迫害聖教會的詔書令 ,大概在公元200年之間頒發的,這個詔令並不能算是一個正式的法令,而只是一個指令而已。這項指示,對聖教會的打擊是極為嚴重的,過去教會每天吸收許多新的份子,如今,入教是有罪的,勸人入教的也是有罪的,教會也就無法公開的傳教了,好在打擊的對象僅限於新入教的和勸人入教的教友,“塞弗祿”皇帝的指令 ,創立了一種新的法律程序,過去,政府採取不告不理的原則,教徒必須有人檢舉,才加以審理徵罰,“圖拉真”皇帝的詔令明白的規定,不可追索基督徒,而現在,根據新的指令,官吏應該負責去搜捕入教者和勸人入教的教友,不必等待群眾的告發檢舉。這麼一來,搜捕教友就成了一種有計劃的行動,教徒所受的苦難是殘酷的,所幸的是,這種恐怖行動是短時期的,教會尚有可以喘息的機會,過了一個時期,教難又再度爆發。在第三世紀,這樣斷斷續續的教難,一直困擾著聖教會,教友們發揮了英勇的精神,以忍耐戰勝暴力。

這是聖教會以鮮血寫成的一頁光榮歷史,大多已經失傳了。根據聖“希玻利特”的記述,我們因而能夠知道,羅馬有大批教友為真理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考古學家發掘出羅馬的地窖時,發現「加利斯多地窖」,在公元第三世紀增建了許多的秘密通道,就是為給在緊急狀況下,教友們避難逃生用的。亞歷山大城的教理學校被迫關閉,許多新教友甚至是望教友都被判了死刑,年青的“波達米安”和她的母親一齊被丟進了大鐵鍋裡,大鐵鍋裡是燒得滾熱的瀝青。在小亞細亞、卡帕多西亞的總督,因著自己的妻子皈依聖教會而大為憤怒,瘋狂的迫害教友,在高盧,教難非常的慘烈,遇難的有里昂的主教聖“依肋內”、聖“安底奧”、“埃比多”、“馬爾塞”、“瓦倫定”、“辛福林”。非洲各地,教難的時期雖然很短,其慘烈的程度,絕非筆墨所能描述,在這些殉道烈士中,最為傑出的是“菲力齊大”和“伯爾伯多亞”兩位聖婦。“伯爾伯多亞”她出身貴族,是迦太基南部地方的人,受過良好的教育,結婚生子,度著幸福的家庭生活,教難爆發,迫害來臨時,“伯爾伯都亞”和許多男女教友被逮,她和她的兩位女僕“菲力齊大”、“萊渥加多”鎖在同一個牢房中,同時被捕的還有兩個青年,不久擔任教導她們要理的“撒都魯”也被捕了!負責執行仇教命令的是非洲的代理總督“希拉利亞”,為了能遞補總督的實缺,他特別的賣力,而基督徒所遭到的特遇也就更加的殘酷。
“伯爾伯都亞”於公元202年的秋天,被解送到迦太基監獄聽候判決。在迦太基監獄中生活慘苦,黑暗的斗室中,塞滿了人犯,熱度和臭氣不堪忍受,這對養尊處優、度著貴族生活的“伯爾伯多亞”更是苦上加苦,後來教會的兩位執事,用錢買通獄吏,使犯人的待遇稍為好些。有人把“伯爾都亞”的孩子抱到監獄來,使她們母子重逢,“伯爾伯都亞”也獲得了很大的安慰,她自己形容說,從這時候起監獄已為她變成了宮殿了。物質上的痛苦還算算不得什麼,最大的是精神上的苦,“伯爾伯都亞”看到自己的父親長途跋涉到監獄來探望愛女,哀求她以骨肉為重,暫時屈服,以保全生命。各位聽眾朋友,假若當時您也在現場的話,您必也會感同身受,這是多麼痛苦悲慘的事啊!然而“伯爾伯都亞”有的是勇氣,她不惜犧牲一切,犧牲個人的生命,犧牲骨肉親情,以換取致命的榮冠。在監獄裡她的英勇精神,給眾人起了示範作用,她和要理老師“撒都魯”共同鼓勵監獄內的其他囚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伯爾伯都亞”和她的同伴們,懷著致命和光榮進入天國的興奮,和在充滿望德的氣氛中度過了冬天。第二年春天,總督將“伯爾伯都亞”提到衙門審問,勸“伯爾伯都亞”說:「為了顧念老父幼子、保全性命,你背棄信德,祭獻吧!」她回答說:「不!我不祭獻!你是基督徒嗎?我是基督徒。」“伯爾伯多亞”的老父也在場,他苦苦求愛女背教,總督甚至還用苦刑恐嚇,這一切都不能動搖“伯爾伯都亞”鋼鐵般的意志,她被判解往競技場供野獸吞噬。判決宣佈後,發生了一作很令人感動的事,那時“伯爾伯都亞”的女僕“菲力齊大”,已懷有八個月的身孕,執刑的日子越接近她越焦急,因為法律禁止將懷孕的婦女處死刑,她擔憂她的刑期將會延緩,使她不能同獄中的難友們同領受致命的榮冠。她們熱切的共同祈禱了三天,求天主為他們解決這個難題,到了晚上,“菲力齊大”開始陣痛,在生產的過程中,她不停地呻吟,獄卒譏笑她說,這一點痛苦你都已經吃不消了,那麼把你投給野獸,那更該如何?“菲力齊大”回答說:「現在的痛苦,是我一個人承受,將來在競技場上,另有一位將和我在一齊,祂將代我受苦,因為我是為祂而受苦的啊!」“菲力齊大”生了一個女嬰,被一名婦女領養了。她們凱旋的日子終於來到,這幾位殉道的聖人,出了監獄向刑場走去,他們走到刑場門邊,監斬官下令給他們穿上邪神司祭的祭服戲弄他們,“伯爾伯都亞”以異常堅定的口氣說:「我們是為保護我們的自由而心甘情願來到這裡,而且正是為拒絕祭神,我們才須犧牲生命,這是我們同你交換的條件。」行刑的時刻一到,首先把“萊渥加多”和一個年青人投給一隻熊和一隻豹,任由熊和豹把他們兩個人撕碎了、咬爛了,隨後又放出一隻野豬將另一個年青人撞了幾個翻滾,卻沒有咬他,再放了一隻熊,仍然沒動靜,只好把這年青人活著給提了上來,至於“伯爾伯都亞”和“菲力齊大‘兩位婦女則是被剝光了衣服,用網子罩住放在刑場中央,以便被野牛加以蹂躪,不料觀眾竟動了羞恥之心,給他們穿上了衣服。”伯爾伯都亞“先被野牛撞翻拋在空中,她一眼看見自己的長衣被撕破了,於是連忙把服拉緊,蓋住自己的腿部,她對羞恥看得比疼痛還重要。然後在地上找到了他的髮夾,把散開來的頭髮整齊的夾起來,他認為殉道者在這個光榮的時刻,不該披頭散髮一付哀傷的樣子,裝飾好後又站起來,一眼看見”菲力齊大“傷勢嚴重臥在地上,便上前去把她扶起來,不料觀眾的心竟一時軟化,使他們從生活之門走出來,那裡知道,過不多久,群眾又命人把還沒死的幾個人再度拉到刑場,有的被豹子咬死了,一名劊子手用劍向”伯爾伯都亞“砍去,但技術太差,砍在她的肩膀上,還是”伯爾伯都亞“自己捉住劍放在自己的咽喉上,幫助劊子手 砍斷自己的脖,她是在公元203年殉道的,死的時候只有22歲。
這一段悲壯的事蹟,是一個在場的人所記述的。各位聽眾朋友,就讓我們懷著悲悽而莊嚴的心情,結束今天的節目 ,切願您們聽到這傳記的人,將與眾位殉道者相通功並與主耶穌通功,願榮耀歸於主耶穌基督,祝福您!下週同一時間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