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大部分作品都在新舊黨爭中銷毀逸失,唯一留下的是「王臨川先生集」「臨川集拾遺」等。
他的變法雖然失敗,但從世界歷史來看,他卻被譽為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這與他的生活環境和生命歷練有關。從政治角度看,王安石是從基層的位置,反對富賈豪商集團,他推動的新法,主要目的是阻止富賈豪商壟斷及操縱物資及物價;青苗法則是設法去除豪門貴族和地主的高利貸惡習。在學術思想上,他提出的新學,其實是為政治服務,做為他新法的理論根據。
王安石的本體論和世界觀,認為天地萬物皆由五行的變化所生成,金水木火土不斷運動、發展、變化。
知識或認識的角度來看,王安石提出感覺的重要性,用以解釋感覺和認識的關係,他主張,用視與聽當做思的源泉,因此獲得廣博的知識是很重要的。
王安石人性論的重點是,肯定人的形體為有生之本,精神勝於形;善惡只是生於情和習,性不可用善惡論說。他特別重視「習」,即後天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