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經濟繁榮,帶動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寺院經濟的來源有四:(一)收取地租。(二)兼併土地、侵奪民宅。(三)經營高利貸。(四)宣揚佈施捐助的觀念。寺院發達不僅是僧侶地主和世俗地主以及封建中央政府矛盾產生的根源,也是佛教內部宗派衝突和相互傾軋的現實基礎。
佛教入中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佛道之間起過衝突,如「滅佛運動」「毀佛運動」等。而儒佛之間的爭鬥沒有停止過,大都是儒家挑起論戰,佛教消極地應戰或躲避。不少儒家人士反佛,包括:(一)堅持儒家道統立場的,以韓愈為代表。(二)個別反佛的,如張載,撻伐佛教的空無思想。(三)名義上反佛,實際上抄襲佛學某些理論以充實自己。
儒家與佛教接近、協調與會通之處:(一)儒家的「天命論」與佛教的「因果報應」。(二)儒家重視名教,佛教重視道法。(三)儒家的「性善論」與佛教的「佛性倫」。(四)儒家的「中庸之道」與佛教的「中道觀」。(五)佛家強調內省和慎獨,佛教講求禪定與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