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參與教育工作,在十七世紀是相當普遍的事,往見會的修女,尤其是烏蘇拉會的修女,以及其他各種新興的修會,大力提倡女性教育。而在耶穌會及祈禱會所開設的許多公學內,兒童所接受的教育,相當於現代的中學教育。在許多本堂區,本堂神父則為貧苦家庭的子女,開設免費學校,但由於缺乏良好的師資,教學方法上比起各修會所創辦的公學,要落後一些,於是,在里姆地方,有一位名叫若翰撒來的富有神父,為了補救這些缺點,奮然興起,他賣了他的一切財產,召集到一批有志教育平民子弟、自願奉獻犧牲的青年。他們為了能專心於教育事業,拒絕領受神品,甘心終身做一位沒有品級的修士,這就是公教學校兄弟會的起源和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