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to Top
教會活動 真理新聞 心靈加油 學習課程 主日講道

第111集-聯合國發表第一份《全球土地展望》報告

列印 列印

根據聯合國首發的《全球土地展望》報告顯示:全球1/3的陸地嚴重劣化、肥沃土壤一年減少240億公噸。報告也明確指出─土壤劣化最主要的因素是工業化農業的擴張,因而呼籲儘快從破壞性的密集農業轉型。(圖:pixabay)

第110集-2016年氣候報告說明未來危機

列印 列印

2017年8月10日,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公佈一份「2016氣候狀況」年度報告,據報告顯示:2016年不僅是最熱的一年,全球平均海平面高度與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也創下空前紀錄,可用「天氣酷熱、怪異、史無前例」來形容,幾乎每一處地方,包括南北兩極、熱帶地區與海面下,無不深受人為引發的全球暖化,以及聖嬰現象的雙重衝擊。(圖:pixabay)

第105集-亞洲青年節對香港青年的省思

列印 列印

由亞洲主教團協會平信徒及家庭辦事處青年部主辦的第七屆「亞洲青年節」(亞青節),將於2017年7月30至8月6日在印尼三寶瓏總教區日惹市舉行。香港教區團有30多位成員參與此次活動,而本屆亞青節主題為「喜樂的亞洲青年!在文化多元的亞洲活出福音」。據香港參加者表示:亞青節讓他們學習文化交談與愛護受造物之道,期望回港後能延續這份精神。(圖:「梵諦岡電台」網站)

第109集-小學生告47個國家

列印 列印

2017年夏天,在葡萄牙中部萊里亞(Leiria)發生了森林大火,導致超過60人死亡、數百人受傷的慘劇。為此,當地學童們決定發起群眾募資,他們打算到歐洲人權法院,控訴這47個歐洲國家未能解決氣候變遷問題,導致人們的生命安全遭受嚴重威脅。(圖:pixabay)

第114集-讓亞馬遜森林儘快恢復匯碳的功能

列印 列印

聯合國在2017年10月30日指出─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在2016年創下歷史新高,且去年的增長速度比過去10年平均還快了50%,這是因為人類活動和聖嬰現象結合導致。眼見二氧化碳濃度從2015年400ppm,不斷提高至2016年403.3ppm,聯合國也對此提出警告,建議大家要採取積極的行動,才能實現巴黎氣候協定目標。(圖:pixabay)

第108集-青藏高原的冰河崩塌

列印 列印

據科學期刊報導:在2100年之前,亞洲高山地區的冰川將流失36%,這將影響到數億人的飲水資源。《巴黎協定》約束近200個國家將全球升溫控制在1.5度C。研究顯示─若全球升溫達3.5度C、4度C及6度C,亞洲冰河在本世紀末可能分別流失49%、51%與65%。(圖:pixabay)

第103集-再談熱的話題

列印 列印

近年來,歐洲每年因氣候災害的死亡人數為3000人,科學家預估,從2071年到2100年之間死亡人數將增加50倍,其中約有99%的人將死於熱浪。許多國家政府發佈了健康警告,最高溫甚至將飆到47℃,而在義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地也引發多場森林大火。(圖:pixabay)

第107集-限塑令不應只是單一產品

列印 列印

當澳洲首府領地於2011年宣布禁止使用一次性購物塑料袋時,當年垃圾填埋場的這類塑料袋垃圾減少了36%。但是,在購物塑料袋減少的同時,澳洲首府領地也注意到垃圾專用塑料袋的銷售開始出現上升。這類塑料袋尺寸與一次性購物塑料袋類似,但是厚度更厚、承重更大,因此塑料成分含量更高。愛爾蘭在2002年對塑料購物袋徵稅後也發現了類似的情況,即承重性垃圾塑料袋的銷量出現明顯增加。這些五顏六色的塑料垃圾袋意味著生產過程中對其他資源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潛在污染。(圖:pixabay)

第102集-熱的話題

列印 列印

自2017年7月7日至25日,中國大陸氣象台已連續發布高溫警報19天。其中,共有97個縣市氣溫達到或超過40℃,19個縣市高溫刷新紀錄,而浙江、江蘇、上海更成為重災區,尤其是上海,近日溫度已多次突破攝氏40度,並連續十多日發出高溫警報。(圖:pixabay)

第106集-各國開始實施限塑令,你的國家呢 ?

列印 列印

用完即丟的購物塑膠,不但消耗資源、增加垃圾量,甚至將淪為海洋廢棄物傷害生態。為此,世界各國紛紛實施「限塑令」。以台灣為例,自2018年1月1日起,包括飲料店、麵包店、藥妝店、書店……等,都不再提供消費者免費的塑膠袋,環保署將採「以價制量」的手段,來降低民眾塑膠袋用量,進而鼓勵大家養成自備購物袋的好習慣。(圖:pixabay)

第101集-澳洲兩大超市禁用一次性塑膠袋

列印 列印

澳洲兩大超市巨頭Woolworths和Colse於2017年07月15日相繼宣佈,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在全國的超市中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這項決定將影響到新州、維州和西澳的所有Woolworths超市。目前,南澳、首都行政區、北領地和塔斯馬尼亞已實施了對一次性塑料袋的禁令,昆士蘭則計劃從2018年開始實施。(圖:pixabay)